6月12日,古城西安气温挨近40℃。在我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车车辆段西安东库检车间门前,碾着热浪蒸发的水泥地上,一辆满载碱性蓄电池的卡车刚停稳,13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女职工已冲进热浪——李怡驾驭叉车精准刺进电池架,王静漪抱着20公斤重的电池小跑,汗珠砸在滚烫的地上上,瞬间蒸宣布白色水汽。这支悉数由女职工组成的 “女子电池检修班”,正用汗水为旅客列车的 “充电宝” 注入满格能量,为列车的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列车蓄电池是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车满电运作时的状况下,蓄电池犹如静静看护的“隐形卫兵”,为紧迫照明、通风体系持续供能,保证监控与通讯设备安稳作业,一同辅佐列车完结开关门等要害操作。当列车遭受突发状况失掉外部供电时,蓄电池则当即化身“应急心脏”,为直流负载设备输出安稳电力,凭仗牢靠的储能与供电才干,成为维系列车应急安全的中心保证。
“每组电池78块,今日要卸3120公斤。”工长李怡抹了把脸上的汗。当她们将最终一块电池运入检修间时,后背的工装上已结出大片盐渍。接下来,她们要完结清洗、充放电、补液等多道工序,保证每块电池以最佳状况护航列车用电。
班组“领头雁”李怡,瘦弱干练。电池转运时,她身先士卒,戴上安全帽,身着蓝工装,抬起大长腿,一步迈进驾驭室,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挂挡位,叉车“轰隆隆”地启动了。
行进、升降、调整、叉运、转向……两条锃亮的叉车臂慢慢升起,刺进5厘米的电池架空隙,抬起两组蓄电池,如行云流水般,在空中平稳移动。
32岁的李怡,是工区元老,当了6年兼职叉车司机。她笑着说:“我是被逼上的‘梁山’。”
2017年3月,电池检修班建立,担任大局8类旅客列车蓄电池检修使命,包含动集动车组D3\D4和普速列车A2\A3修,年检修量达1000余组。
每组蓄电池从终到客车上卸下来,运到检修班后,通过卸运、清洗、晒干、充放电、检查、补液、打螺丝等多道工序,才干元气满满地再次上线安全运作。其间,卸车转移是检修维护的第一道难关。
李怡给咱们算了一笔账:一组碱性蓄电池78块,按每块20公斤算,每天修理5组,分量达7000多公斤。
“工区才建立时,每块电池运送,全赖人力转移,功率低,咱们膂力也吃不消。”李怡说。
才开端,她们四处“借师傅”,给其他班组叉车师傅说好话,请人帮助运,但咱们都有自己的作业,长时刻也不是个事。一不做二不休,李怡考了叉车证,接着工区的“大姐大”刘杨也拿了证,电池卸运到检修间的难题方便的处理。
这天,咱们看见瘦弱的王静漪,一路小跑到仓库,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双手抱起一块新电池,咬着牙,憋着大红脸,一步一顿地转运。但搬到仓库出口时,她额头上的汗珠淹进眼睛里,不得不停下来,小心谨慎地放下电池,用袖子擦了几把汗,又铆足劲持续搬,总算把电池抱到了检修区域。
“刚来时搬不动,两年时刻里,我坚持抱电池,抱着就抱到电池柜了。”王静漪幽默地讲道,她还撸起袖子,做了一个健美动作,上臂的肌肉鼓囊囊的。上一年,她考上高级工,现在成了带班检修的小组长。
“咱们奋战在一个旅客看不见的安全主战场上,为他们的夸姣旅途体会供给服务。”李怡说,“列车上,旅客们吹的空调,喝的开水,手机充的电,还有特别情况下的供电等等,都来自这些电池。为了旅客旅途一路顺利,咱们都蛮拼的。”
8年来,李怡带领着“铁娘子军”检修了8000余组62万多块电池,块块无事故,组组质量优,接连两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女职工团体”。
“电池卸到这儿,就该‘洗澡’了。”身材魁梧的王昕站在清洗区,戴着防护镜,脚穿高腰雨鞋,手持一杆大水枪,对准电池组“哗啦啦”冲刷。
登时,一股高速水柱从枪口喷涌而出,从极板到螺母,从注液孔到外壳,水花飞溅2米多高,构成一个球形水雾团,把电池和人包裹其间。
本来,大水枪水温达75℃,在喷出后温度虽有下降,但整个清洗区热火朝天。深陷水雾中的王昕,好像蒸桑拿,头发、衣服全湿了,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水枪水。
“我都快被蒸熟了,但电池冲洁净了。咱们啊,便是自做自享用,给自己建了个‘桑拿间’。”王昕笑道。
曾经,清洗电池用冷水管冲刷,速度慢还洗不洁净。她们运用精益理念,仔细剖析堵点,晋级改造设备,装上75℃高温度高压力水枪,冲刷电池油污,作业功率提高5倍。
她们还加装不锈钢清洗水槽,增设大容量电热水器,处理清洗电池盖转移倒水等难题,削减3名作业人员,作业时刻紧缩一半。
电池晒干后,进入充电环节。此刻,航吊设备启动了。个子瘦弱的刘杨捉住吊索钩,挂在整组蓄电池上,再操作遥控器,指挥航吊作业。
抬升、行进、平移,巨大的吊架“咔咔”移动,震得耳膜阵阵作响。重达1560公斤的蓄电池组,悬空转运,“吊”进了3平方米的充电箱。
安全质量重于泰山。列车蓄电池有的是48伏特,有的是110伏特。每次有新工刚来车间,段薛芳就会把和大伙儿一同编写的《电池维护作业指导书》跟新工仔细地解说一遍,谨防电路短接等安全隐患。
电池第一次充完电后,25岁的胡雯瑄俯下身,一节一节地检查。当发现电解液高度低于标准时,她便紧握水瓢,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对准钢笔头般巨细的注液孔,将电解液慢慢倒入,液柱细如牙签,一点儿也没有外漏。
“我就像‘卖油女’相同,通过千万次操练,练就了一滴不漏的本事。”胡雯瑄说得轻松,实际上她身穿的深黑色工装裤上,星星点点散布着一堆白色斑驳,那是曾经加电解液时被灼伤的痕迹。
电解液强碱强酸,气味冲鼻,腐蚀性强,溅到皮肤上,就会灼伤溃烂。咱们都谨防这种“毒液”滴漏,哪怕是在盛夏高温天,加液时也全副武装。
“高温,高风险,高腐蚀,是咱们修理列车蓄电池必过的几个关口。”李怡说,“通过饱经沧桑,电池才干再焕重生。”
咱们看见张琳婕和张珊,在作业前,取出一团黑色松紧带,俩人相互帮助,对腰部五花大绑。然后,她们像虾公相同,弓着腰,紧固螺母。一时刻,检修间里,“哒哒哒,哒哒哒”,响起电动扳手轻脆的滚动声。
“打螺丝”是电池修理较繁琐的一道工序。电池充放电后,将螺母逐个拧松拆解;替换并补液后,逐个紧固恢复;接着,再给电池极柱刷凡士林,手持一柄毛刷,飞快地在每个极柱上“点兵点将”,为螺丝加装上维护层。
一天5组390块电池,来回就要打1560颗螺丝,刷780个极柱,低着头,弓着腰,一干便是几个小时。
“把最终一道工序干完,腰就直不起来了,真的要断了相同。”张琳婕说,“咱们多多少少都有些腰肌劳损,就寻了一种特别的腰带。”
她们用的是一种医用护腰带,外形像章鱼,支撑处有多个“触角”,用于维护腰部。一个人觉得腰带管用,就忘我共享给其他人,一人一个,一模相同。
“班组13个人,各有各的特性。但咱们相遇在一个班组,值得爱惜啊,咱们就像姐妹相同作业日子。”李怡说。
家在陕北神木的李桂花,一人在西安作业。上一年9月,她突发胆结石,疼得身体痉挛,直不起腰。工友们赶忙打“120”,一同把她抬上救护车。
送医途中,李桂花疼得几度昏倒,抓着李怡的手不松,掐得流出了血。李怡强忍着:“坚持住,快到了、快到了!”
“咱们工区在灞桥区,离医院远,班长一路都陪着,我还把她的手给掐破了。住院那几天,她天天给我送饭,就像我妹妹相同亲。”回忆起患病时的场景,李桂花的泪水夺眶而出。
电池修理24小时不间断,女职工们白夜倒班,作业所接受的压力大。班组就鼓舞咱们运动健身,让日子多姿多彩。
刘杨拿手羽毛球,曾在全国一项联赛中取得双打亚军,一有时刻,甘于当陪练,带着工友们一同打球。胡雯瑄是陕西体育协会爵士舞教练,和班组姐妹下班跳一场舞,“一天的疲乏云消雾散”。刘晓乐常陪着女儿跑步,风一般的女子,风相同的奇特,她记载的电池充放电数据,从没出过一次过失。陈雨萌喜爱拍摄,手机屏保便是工区门口的夕阳西下,这是她心里最美的景色。
班组的一面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张相片,13名女职工笑脸泛动,个个神采飞扬,人人意气风发。她们一同给这张相片起了标题,叫《问候,了不得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