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叉车行业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全年销量达到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这一趋势的背后,不单单是市场需求的增长,更是技术革新和企业合作推动的结果。其中,内销市场为80.50万台,同比增长4.77%;而外销市场表现尤为抢眼,销量达到48.0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8.53%。
在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电动叉车的占比已提升至73.61%,逐步取代传统内燃叉车,从而推动了行业的全面转型。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安徽合力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正在慢慢地重塑叉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2024年2月10日,安徽合力与华为签署了一项深化合作协议,双方的目标是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物流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技术整合,旨在打造一系列智能化物流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叉车、无人仓储等多个场景。
华为在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积累,而安徽合力则在叉车制造和物流设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的强强联合有望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示范。
例如,结合无人驾驶叉车与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明显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并降低对人力的依赖。在电动叉车领军的情况下,2024年安徽合力电动车型的销量预计达到94.63万台,这一合作将帮助其从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转型为智能物流方案的服务商,增强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要实现智能物流设备的规模化应用,需要依托封闭场景进行技术验证。仓储物流环境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为无人叉车及自动化仓储系统提供了理想的落地场景。因此,安徽合力与华为的合作不仅将推动智能叉车在复杂工况下的适应性突破,更将引领行业从“电动化”迈向“无人化”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杭叉集团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物流领域,通过联合国机器人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智能化的物流机器人。这一合作计划旨在提升搬运及分拣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以应对行业逐步提升的效率需求。
杭叉集团已经在叉式移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的销量为1.95万台,同比增长46.6%。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
智能设备对于物流效率的提升不容忽视,以重复性搬运场景为例,智能机器人通过路径规划和实时数据反馈,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工干预,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杭叉集团通过与机器人企业的协作创新,整合感知、决策和执行技术,将有效优化产品性能。例如,搭载环境感知模块的叉车机器人,将能够在复杂工况下安全高效地作业。
从行业趋势来看,物流机器人正逐渐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杭叉集团此次的合作不仅局限于硬件开发,还可能探索仓储管理系统与机器人调度平台的深层次地融合。这种“设备+软件”的一体化方案,将帮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实现用户对灵活定制的物流要求。
综上所述,2024年叉车行业将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安徽合力与华为的合作、杭叉集团的机器人探索都将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市场给予高度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